免運79折☆宅配到府原諒,多麼疼痛的字眼。
原諒原諒,多麼疼痛的字眼。 【內容簡介】「原諒,可不像電燈,可以開開關關。」「我錯了,我太慢認錯,可是現在我承認錯誤,請原諒我……」「我們絕不能恨這個男人(凶手)……」「原諒凶手?我不想活在一個孩子被殺,還沒人生氣的世界!」「原諒,是邁向康復必要的過程……」「強迫他們原諒,是危險的事……」「我選擇原諒,不是出於善心或無私,是為了維持精神正常……」 十個痛徹心肺的故事,十個恨與不恨的兩難。★奧斯卡提名紀錄片導演海倫.惠妮最新震撼力作★達賴喇嘛親自撰寫推薦序★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大主教屠圖挺身背書 門諾教的社區裡,一名男子衝進學校殺死五個女孩後舉槍自盡。女學生的家長們當下就原諒了男子。這種事情,真的可能嗎? 那是怎麼做到的>?黛柏與大衛結婚數十年,然而有長達二十年大衛背著老婆外遇不斷,大衛尋求她的原諒,她要怎麼樣才能跨越被背叛的重創,再度接受這個人?泰芮十七歲的時候跟室友艾拉一起去露營,遭人用斧頭砍成重傷。身心受創的泰芮往後大半輩子活在孤僻與憤世嫉俗中,事隔多年,她決定回到事發地點去追查真相,但是她能原諒兇手嗎?西德總理威利.布蘭特,他在戰時沒做什麼對不起猶太人的事,一九七○年他造訪波蘭華沙猶太人歷史紀念館的時候,卻完全出於自然反應地跪了下來。這個動作令波蘭全國上下不知所措,猶太人震撼不已……這個總理,將道歉提升到國家及全球的層次,深刻療癒了猶太人……這是一本令人震撼顫抖的書。它描述人世間許多我們不願面對卻真實發生的傷痛,最難的是,根據公理是非,絕對不可能原諒那些造成創傷的人;然而,原諒卻可能是唯一能讓自己復原起來的解藥,這該怎麼辦?...本書作者海倫.惠妮,是獲獎無數的紀錄片導演。她醉心社會議題的研究,作品經常深層探討政治人物的道德性、激進宗教的信仰內涵,以及社會事件對人心的影響等等。這次她再次挑戰道德與人心的重大議題「原諒」,耗費三年時間,足跡踏遍全球,訪問了數百人,完成了這名為《原諒》的紀錄片與書。《原諒》探討的故事從親人間的「背叛」,如外遇的丈夫、拋夫棄子的女人乞求家人原諒,到無辜受「暴力」對待的痛,如門諾教社區的校園屠殺事件,以及露營時遭人用斧頭砍成重傷的女學生,乃至於國家民族層級的「種族屠殺」,如德國屠殺猶太人,盧安達的種族滅絕歷史。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有無數人身心重創。令人驚異的是,小家庭內的外遇創傷,不比猶太人原諒德國納粹容易;而有時國家元首的一個適切的道歉,竟能瞬間讓一個受傷的民族,開始邁向康復之路……作者深入探討這個議題,不是要勸人原諒,或者說教;相反地,作品中處處提出質疑,提醒人們太快原諒、輕易就能原諒,或者勸人原諒,這些都可能有很大的危險性。而就在不斷反覆辯證中,讓讀者自己為原諒找到誠懇的定義,以及其在人倫層面的適切位置。 【作者簡介】海倫.惠妮Helen Whitney   美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逾三十年經驗。醉心政治、宗教與社會議題的研究,擅長透過影片引發社會的省思與討論。曾經拍攝主題包含早期的青少年幫派紀實、解析麥卡錫時代,皆引發諸多討論。九一一事件後,製作《信仰與懷疑於世貿大廈遺址》,揭露這起恐怖攻擊事件,對人性靈的深遠影響。她也擅長拍攝人物,製作過的傳記影片包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以及美國知名時尚攝影師理查.艾夫登(Richard Avedon)。  在宗教主題上,她喜歡探索激進宗教信仰者的生活。曾深入探訪麻薩諸塞州的特拉普會修道院,《摩門教徒》一片也讓外界一窺這個特殊宗教的信仰內涵與教徒的生活。《原諒》是她繼宗教主題後,新近規模龐大的製作,歷時三年,足跡遍及全球,訪談數百人。  惠妮至今獲獎無數,包含艾美獎、傑出新聞獎與無數美國作家協會、美國導演協會、漢普頓國際電影節和舊金山國際電影節頒發的獎項,其紀錄片也曾獲奧斯卡提名。由於她長年的社會批判研究,她也是搶手的演講者,常到各個大學、神學院、博物館和美術館演說。她在紐約電影論壇的董事會擔任董事,也是六所大學招聘的藝術家、伍德羅.威爾遜客座研究員計畫的成員。譯者簡介亞奇  關渡基督書院畢業。從小就夢想成為譯者,由日文漫畫起家,接下來的夢想是出書。譯作有《墮落天使2.試煉》、《墮落天使3.烈愛》、《特務天使1.愛的閃光》等。 【名人推薦】國內推薦李明璁 作家、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周介偉 光中心主持人胡忠信 歷史學者、政治評論者、廣播主持人 張大魯 風聲網路廣播製作人 彭樹君 作家 鄭文堂 知名台灣電影導演 蘇絢慧 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蘭萱 廣播電視主持人國際推薦達賴喇嘛 世界宗教領袖 屠圖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大主教 【目錄】推薦序:愈懂得原諒,就愈成就自己的幸福 文∕達賴喇嘛推薦序:愛你的仇敵 文∕胡忠信推薦序:真正的原諒,必定伴隨情緒的痛苦 文∕蘇絢慧作者序序論:原諒的變貌第一部 私人領域的原諒門諾教的美德:如同我們免他人的債茱蒂.蕭蜜克耐:治療的時刻黛柏.萊曼和大衛.隆:彌補不忠泰芮.詹茲:義憤的力量唐.羅比森:義憤的危險麗絲白.杰里森和丹.格李克:最後的禁忌凱西.包爾:加害者的悔改第二部 公眾領域的原諒公開道歉的語言尋求真相與和解的南非德國的懺悔之旅:面對過去脫離黑暗的盧安達:原諒那不可原諒的 【序】推薦序1愈懂得原諒,就愈成就自己的幸福 文∕達賴喇嘛   原諒為何如此重要?多數人又為何感到原諒如此困難呢?  原諒很困難也很複雜。其中包含正義和果報的議題,當然也包含深沉的憤怒和渴望報復的議題。原諒的問題不在遺忘惡行。如果你遺忘了惡行,那就沒有什麼好原諒的。原諒包括拒絕臣服於憤怒和復仇的渴望。這也就是為什麼原諒能帶來最終的平靜。   本書和同時製作的紀錄片,就是這個重要主題的一趟深度探索之旅。   所有人都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不討喜的事情。任誰都曾傷害他人情感,或實際傷害他人,乃至於更極端的有些人是殺了他人。問題在我們以為自己與別人是隔絕的--你活在你自己的世界,我活在我的。這些分離與隔絕的想法,正是引發恐懼、懷疑和不信任的主因。   人類需要群居,在很多重要生存層面上,人們仰賴彼此。我們有很深的連結,實際上,我們互相依賴。科學很清楚告訴我們,沒有生物能獨自存活、自給自足。但因為我們看不出這一點,而誤以為我們是個別體。所有的關注都在我個人、我的家人、我的村莊、我的民族、我的宗教、我的國籍,然後發現我們活在對立中。用狹隘的眼光看這世界,我們都犯下自己不引以為傲的舉動。深深地傷害彼此,甚至傷害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此外,還時常毫不在乎地傷害那些不在我們保護圈內的人。   社會的基本特質為良善,因為只有透過良善、憐憫和關懷他人,這個社會才能成功。如果愛、耐性、寬容和原諒等特質真的構成了快樂,如果惻隱之心真是上述這些特質的源頭和果實,那麼我們愈憐憫、愈有耐性和愈懂得原諒,就愈成就自己的幸福。因此,認定關懷他人(雖然屬於高尚的特質)只與我們個人的生活相關的任何念頭,純屬短視近利。憐憫和相隨的原諒應該適用於所有事務的層次。   有人曾經問我,有什麼事情是我感到無法原諒的?我想答案是,唯一我可能覺得不可原諒的事,應該是我發現自己無法去原諒。事實上,在大乘佛教中,不原諒(尤其當對方道歉時)被視為嚴重違背菩薩捨己為人的教義。   原諒或許困難,有時得花點時間才能做到,但原諒終究會為我們個人和周遭的人帶來平靜。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推薦序2愛你們的仇敵? 文∕胡忠信(歷史學者,政治評論者,廣播主持人)  耶穌在「登山寶訓」宣揚:「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你們的禱告。」又在「主禱文」如此教誨:「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別人的債(虧負)。」在宗教殿堂的訓誨是如此容易理解,但在世俗的生活當中,尤其動亂的戰爭與屠戮時代,耶穌的教誨立即面臨道德與人性的考驗,如同上帝要求亞伯拉罕將獨子獻祭,是遵從上帝的旨意,還是基於人倫護子心切?所有的高級宗教都觸及「寬容」、「饒恕」、「原諒」的問題,但當它落實到平民百姓的基層生活經驗,就如撞擊心靈一般,每一個人都必須回應,正如本書的副標:「愛有時,恨有時。」你採取原諒或不原諒,將決定你未來的人生進程。  本書作者海倫.惠妮是一位資深的紀錄片製作人與導演,她運用三十年的製作經驗探討人性最恆久的兩大課「愛」與「恨」,但她並非尋訪宗教或哲學大師探討人性,卻是以庶民生活經驗切入,運用非比尋常的調查採訪手法,進入訪談者的靈魂深處,探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令人激賞的是,海倫.惠妮並不是勸善或說教,而是不斷提出質疑,如同聖經的雅各故事,「與上帝摔跤」,探討人性的善惡,進入「潛意識」與「超越潛意識」的境界,如同電影情節一般,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迎面而來。  門諾社區發生兒童屠殺案,受害者家屬採取令人訝異的作為,立即宣布原諒兇手,並慰問兇手的家屬,是基於耶穌門徒的高尚情操,還是宗教洗腦下的盲從行為?外遇的丈夫帶回愛滋病原,染病的妻子是採取負面情緒自怨自艾,還是以正面情緒,先從原諒自己開始,然後與愛滋病共舞?因外遇事件而感情破裂的夫妻,是決戰死拚到底還是寬容和解?作者提出一項理念:「原諒代表我可以放開所有難以忍受的情緒。」本書也探討兇殺的受害者,多年後基於義憤回到命案現場,重建極端邪惡的事實,重新走入黑暗,再從黑暗重回光明的感人故事。但是作者也透過另一個故事提醒我們,義憤有時只是製造控制的假象,除非尋訪到人生價值,否則憤恨反而將你拖回過去的泥沼;一位當事人如此說道:「不原諒其實很像癌症,如果我不採取行動揮別那些心情,癌細胞就會開始擴散。」  本書最精采之處,在於曾經自視為革命者的凱西.包爾,犯罪殺人二十三年之後,基於道德良知向警方自首投案,她從「自以為正義的傲慢」,一步一步走向「部分認罪」,乃至最後完全降服徹底承認錯誤,是一部精采萬分的「黑暗朝聖之旅」,也是每一個人「奧迪賽之旅」的心靈寫照;「我想要原諒,我想要被原諒,我想掙得原諒,但是原諒好難!」不正是每個人的心靈吶喊?從中我們終可體會「赦免我們的罪,如同我們赦免別人的罪」的崇高境界。  西德總理布蘭德在波蘭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德國人才真正站起來。澳洲總理陸克文向原住民道歉,澳洲歷史進入新頁。雷根總統向二戰日裔美國人道歉,促成族群和解大步向前走。法國總統席哈克為法國人在二戰未能拯救猶太人道歉,抹去歷史的軟弱與盲點。南非、盧安達歷經種族主義清洗與隔離之後,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尋求真相與和解,上述公共領域的原諒與寬容,正是意圖建立人性的對話與連結。讀完這本書,我完全同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話,就此做為心得總結:「原諒可以淨化回憶,穿越時間和歷史,並將生命吹拂至殺戮戰場、國家集體的精神和國民的生活。原諒高於所有個人的選擇,它是一種決心—抵抗以惡制惡的本能。」  凡有興趣於理解人性與文明生活者,我建議應以本書做為案頭書,精讀再三,從而理解自已與世界。推薦序3真正的原諒,必定伴隨情緒的痛苦 文∕蘇絢慧(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 諮商心理師)  身為一個諮商心理師,我要向讀者真誠推薦這一本「原諒」。導演海倫.惠妮描述出在這世界,真實卻是人們極度不願意去正視與承認的傷痛。這些傷痛既巨大且具毀滅性,足以毀滅一個人,甚至無數人的的生命。這樣的傷痛造成時,有「原諒」的可能性嗎?當「原諒」發生時,又會是什麼樣的歷程呢?  正因如此,我更要推薦這本書給您,這不是一本道德勸誡書,告訴你不原諒會是另一種罪惡;不是一本教科書,用刻板條例告訴你如何原諒;不是一本勵志書,美化甚至神化原諒的發生。  「原諒」其實是個非常沈重的議題,絕對不是我們文化中常出現的那種簡化的規勸:「你要原諒」那麼簡單。我在諮商室中親眼見證過許多受苦受傷的當事人在「原諒與無法原諒」之間掙扎,反覆受苦,反覆折磨。  「我原諒你了」或「我原諒了自己」都不是廉價的口號,也不是避免關係破裂、害怕失去關係的祭品,更不是為了維護好人形象的包裝品。真正的原諒,一定伴隨著情緒上的痛苦,身心的劇烈衝突,人際的巨變。然後,隨著愛的力量一點一滴的在生命中滋長,原諒的力量也才能夠一點一滴的俱足。  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原諒,其實是發生在,恨與愛之間的和解,以及痛苦終得療癒之後。作者序  我清楚記得我第一次考慮用原諒作為我下一份企畫的主題時的感覺。那不是發生撥雲見日的頓悟、不是突然受到天命感召那種可以提供序一個戲劇性的題材。反之,我經歷了一連串矛盾的情感:困惑、著迷當然有,但其中也有恐懼。說實話,逃之夭夭的衝動佔了一大半。  這事發生在五年前一個晴朗的日子,我為PBS電視紀錄片《 摩門教徒》系列在鹽湖城勘查摩門聖殿廣場,試圖尋找完美的片尾鏡頭。我需要一個可以為這個誕生在美國境內、壯大迅速的宗教,下最後注解的影像。我很疲憊。投身漫長的四年完成這個系列,換得各地摩門教徒激烈的抗爭。任何製作都有幕後和經濟方面的問題,但除此之外我還面對許多衝突,關於摩門教的內涵,和它在美國宗教歷史上的定位。  宗教議題是我的地盤。三十年前,我為ABC電視台製作第一部、而且至今仍是我最喜愛的一部影片--有關天主教特拉普會僧侶的故事時,就在這領域立下標竿。那是改變我一生的經驗。接著就有了許多其他相關的作品。可是在拍攝一連串聚焦於宗教的紀錄片後,我開始瞭解這領域雖迷人、能讓人深思最深沉的問題,卻不見得豐饒宜人。這些主題也可以是具爭議性、吃力不討好、處處是地雷且令人筋疲力竭。  所以,當我手機響起時,我正幻想自己倘佯在義大利恩布里亞的小鎮,這會是一個小企畫,層次很豐富多元這是當然的,不過重點卻很簡單扼要。或是藝術家的傳記--最好是某個住在我故鄉(紐約)的人。當時我對總是東奔西跑的工作感到疲憊不堪,所以若能在我家客廳拍攝和寫作,會是最完美不過的了。我期待能重拾我的生活。  當我盯著摩門教堂那超乎現實、怪異的美景,想找出我要的影像時,電話繼續響個不停,絲毫不肯放棄。我終於接了電話,是個陌生人,保羅.狄屈克聲稱自己是全球投資經理、一個求道者、還是我作品的粉絲。沒有閒聊,狄屈克直接熱情宣揚為何《原諒 》應該成為我下一個主題。幾乎沒有停歇地,他提出條件:供應我二小時影片的所有資金和伴隨這個主題的書籍,最後還保障我完全的創作自由。讓人跌破眼鏡,這不是平時執行企畫的方式。  有鑑於我對靈性題材的熱情,這個主題完全切中命題,卻也徹底地不適合我。那是當時的我發誓絕對不碰的類型。在那麼多場摩門戰爭後,原諒這個主題超越我當時的心情所能負荷,大過我所拍攝的九一一攻擊事件的影片《信仰與懷疑於世貿大廈遺址》( Faith and Doubt at Ground Zero),甚至大過我最雄心壯志的影片,內容與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相關--一個與二十世紀每個重大事件有關連的男人。原諒龐大且無形,在感情和心理方面都比我早期的影片駭人,沒有知識和疆界的範疇。我該從哪裡開始?我該怎麼架構它?我看到自己走回原路,那條很可能帶我遠離紐約、橫越世界、繞著地球跑的路。  猶有甚者,在原諒喚起謎團與力量的同時,也帶來感傷的氣息、無聲的尊嚴和新世紀未經考驗的信心。最驚人的是,原諒永遠是最佳選擇,義憤填膺的人離原諒愈遠,是靈性的留級生。  接下企畫前,我總會舉行一個儀式:和朋友、同事和陌生人談過、漫遊於圖書館和網路、和專家來一場午餐約會、日思夜想這個主題的可能性和隱憂。這樣的過程允許我徐徐步入苦海--或趁事情還有轉圜餘地之前,回頭是岸。考慮到這些企畫可能花上數年,這番謹慎是應該的。可是談到原諒,這摸索的過程竟出人意表的短暫。幾個星期後,我便下海了。  有時我回頭看這段時光,感到百思不解,我究竟在其中找到什麼,讓我這麼快且毅然地拋下矜持?  這麼說好了,那是因為我發現對那些與我談話的人來說,原諒事關重大而且緊要,有時甚至是危險的。這話聽來或許陳腐且了無新意(雖然我不這麼認為)。當然,圍繞著原諒與否的強烈情緒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我有我對這兩者評斷。我也經歷過被人背叛,我也曾經在感情上傷害過我愛的人;我知道原諒的甘美和乞求原諒的辛酸,我知道緊抓著憤恨不放會怎麼侵蝕人心。我也知道原諒造就何等偉大的事蹟,仁慈、甚至不可思議的寬容能夠修復破損的關係。莫札特《 費加洛的婚禮》最後一幕,也許是音樂史上原諒最崇高的詮釋。伯爵誘惑女僕的事情曝光後,他的妻子原諒了他,即使隱約知道伯爵會再次背叛她。他們的社交圈恢復平靜,一切都在莫札特動人的重奏中被強調、彰顯出來。  然而,我不曾以戒律的角度思考原諒、不曾以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衡量它、也不曾和朋友討論過--他們也沒跟我提過--儘管我的社交圈向來什麼都能談、我們很親密且心胸開放。  不過當大家知道我準備製作這部影片時,水閘便開了。朋友和陌生人會找上我,用打電話或寫信的方式卸下重擔。更有的時候人們會假裝為了他人諮詢,因為他們經歷的痛苦和難堪太難啟齒。某個在安寧病房裡難忘的一週,我坐在垂死的父母床邊,不時覺得這世上沒有原諒以外的題材。在過去三十五年我所選擇的主題中,原諒似乎有著最深、最激烈的共鳴。  我對此充滿疑惑。於是,有天深夜我和友人兼顧問的羅倫佐.亞伯山提閣下、一個深具說服力的神職人員談過,他直接引用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小說的幾頁下注解:「渴望與人親近者害怕帶著疏離入夜,無法調解,是那本書的核心。」接著用極為貼切的言詞定義這部影片和書:「原諒超越所有宗教、超越一切事物,是人內心中最原始的痛。不論神學家和信徒怎麼告訴你,宗教是最後浮現的力量。我們提供的頂多是組織這早已存在的痛苦。」  在兩年研究調查的尾聲,我--和我研究的團隊--已和這世上不下八百位民眾聊過。從盧安達、戰地到賴比瑞亞的真相調查委員會;從柏林二戰大屠殺的博物館到它在華盛頓特區的分館;從耶魯大學交誼廳到大都會歌劇院的後台;從賓夕法尼亞州的門諾社區到猶他州的摩門行政特區。我們訪問了處在天秤兩個極端的人:哀傷的寡婦、愛滋病病患、憤怒的失業者、另一半外遇的配偶、盧安達屠殺中抗命的槍手、暴行下的倖存者、悔改的罪犯、六○年代的激進分子、越戰老兵、第三世界的真相調查委員、悔過自新的政治人物、網路霸凌者。我們更開始瞭解到許多平凡男女也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與各界學者進行討論,包含:哲學家、心理學家、神學家、人類學者、進化生物學者。我也讀了(不全然相信)許多與日遽增有關原諒的文學作品,內容洋溢著樂觀,不受複雜因素影響。更具成果的研究專注在重新伸張正義、人權及和解委員會等先驅性工作。  經過這些對談,我感受到在這急迫性中浮現的強大真意。原諒很重要,它不只是世上眾多的主題之一--不是人們在另一個國家、學術會議、鄰居家或頭版中可以找到的。它相當私密,而且對某些人來說,原諒攸關生死。我更驚訝地發現個人的背叛,當拿來和公眾暴行相較時,可以留下同樣深重的傷口。在私人領域中也有小規模屠殺(一個我謹慎使用的片語),和公眾領域相同。我曾目睹毒害每一代的國仇家恨,而原因往往(至少在外人看來)微不足道。更多時候,起因早已被忘懷。  另一個驚人的發現是,錯綜複雜的原諒究竟是什麼?又會怎麼發展?其實並沒有個共識。既然複雜和矛盾是我的招牌風格,這情況反而正合我意。原諒終究成了我的「天作之合」在宗教和世俗上都有實際需要煩惱的尖銳議題。原諒難以捉摸的本質讓我想起法官波特.史都華(Potter Stewart)苦思(不怎麼成功)要如何定義色情時,那令人記憶猶新的一句話。他的解釋是「只要看了就知道」,顯然,話只能點到這裡為止。色情是具體、有形且隨心所欲的,對照原諒是抽象、無形且不可或缺的。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前者,卻看不見後者,而兩者明顯有著非常不同的特性和價值。原諒雖看不到卻真實,但人們可以堂而皇之地說:「只要經歷了就知道」。只是這麼說都還掩蓋了原諒的複雜性。  無所不在的原諒讓這影片和書出乎意料的順天應時而適用。老實說,我對這新定義的原諒有著相當複雜的情感。新的原諒推及政治領域,聲稱可以療癒政治領袖、機構、企業、乃至國家。新的原諒顯得不夠謙遜、有教無類且變得低廉。活在這個公開道歉的時代,遇上謬事的機會總是比遇上崇高事的機會高。一再看見蒙羞的政治人物在一堆麥克風前抓著妻子,那種情境實在可笑;殺人重刑犯在真相調查委員會前乞求原諒的景象有時看了令人火冒三丈;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為馬鈴薯荒向愛爾蘭人道歉,或者教皇為十字軍東征道歉(雖然立意良好)卻令人懷疑。我們的參議院對未向私刑一事道歉深表歉意著實荒謬。我,和席爾多.戴倫波(譯注: Theodore Dalrymple:本名安東尼.丹尼爾(Anthony Daniels),作家和退休醫師,主要著作多基於他與罪犯和精神病患共事的經歷。)一樣,懷疑這些道歉是否全是一種推翻道德思考的道德表現。  不可否認的,可信的政治道歉和真實的政治和解少之又少,但之中確實曾有亮眼的時刻,而其中一刻還改變了我。在我早期的研究中,我得知最多人討論且普遍受人敬佩的公開道歉發生在二十世紀--前西德總理威利.布蘭特(Willy Brandt)於一九七○在華沙猶太人歷史紀念館前下跪。我花了好幾天研究那一刻的紀錄片和相片,那是突如其來的舉動。我可以看到眾人驚慌失措地望著他;我可以看到他臉上散發的誠意,自主性地表示出無聲的懺悔。我可以理解,經由歷史學家的證實,這具象徵性意義的舉動作為何有能力改變波蘭與德國的關係。  這些思想讓我投身這份企畫。它們是這部影片的核心、它們造就了這本書。在我現在的生活引發回響。最後,影片製作歷時三年,期間有峰迴有路轉、有幽谷和令人讚嘆的景觀,可說是我職涯中最具意義的一部影片。  然而,著手這本書,在某些方面來說,為我帶來更大的滿足。影片和書都基於彰顯原諒各個核心層面的故事。我選了這些故事,因為他們擁有戲劇的張力和豐富的知性--這些故事有能力點出「新型態的原諒」所蘊藏的矛盾。但紀錄片有限的時間讓我無法探究其深度。  因為電視節目有限的時間,我不得不放棄這題材。製片人將這種痛苦的過程形容為「拋棄自己的親骨肉」。而這本書仍以訪談為起點,讓我現在有機會延伸話題、拯救某些「流落在外的骨肉」,甚至加入新的題材。我回頭找上傑出但不擅長面對鏡頭的知識分子,他們提供的想法塑造了我的觀點。在每章新的序論和結語中,我得以擺脫電視旁白字數有限的俳句風格,發出新的聲音--更完整而有質感,允許我提供必要的背景和解析。  寫完訪談回頭看這些印刷資料,讓我有機會踩著自己的足跡、說說有關自身「人際關係的痛」我的所有影片都曾影響我。這個也不例外。《 原諒》告訴我,我有多少必學的課題;它派我步上懺悔的苦行、提醒我別落入驕傲的圈套。當懺悔的時刻來到我面前之前,我要學會更加謙卑。而我現在,更勝以往地,努力留意這些天使的低語,我們常在生命中忽略祂們的話。  我希望這本書對讀者而言,是告知而不是規定、是提出問題而不是回答它們。如果看過這本書能讓人們徹底重新思考自己對原諒的認知,那我就成功了。海倫.惠妮二○一一年,一月三日 【內容試閱】門諾教的美德:如同我們免了別人的債 二??六年十月,某個萬里無雲的早晨,一群門諾教的孩子齊聚在西鎳礦區(一座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綠油油山丘上的平靜村莊)的校舍一室。門諾的校舍被視為孩子的和樂天堂,可是這天一名男子闖進校園中,帶著一批槍械彈藥、架著二乘六和二乘四吋的金屬弩箭、潤滑劑、塑膠手銬,以及他對上帝的怒火,著手毀滅這小社區的安寧。這男人是三十二歲的查爾斯˙羅伯(Charles Roberts),當地送牛奶的貨車司機,他雖然不是門諾社區的一員,卻偶爾會送牛奶至門諾家庭。羅伯已婚,有三個孩子。在警方後來公布的相片中,深色頭髮的羅伯緊張對著鏡頭微笑,身旁環繞著他的家人,他們全穿上最好的衣服。九年前,他的大女兒在出生後沒多久便死去。羅伯始終忘不了這悲傷,想要報復上帝。 在堵住出入口前,羅伯釋放了在校舍內的十五名男孩和幾名女性。其中二人是母子,他們跑到附近農舍求救。羅伯要剩下十一名小女生在黑板前站成一列。她們年齡從六到十三歲都有。從他帶的物品,顯示出他想要強暴每個女孩,然後再射殺她們。出面發言的法醫珍妮絲˙鮑倫哲(Janice Ballenger)相信羅伯之後不是用盡了時間,就是改變了心意。「如果世上真有救贖,那就是羅伯最後沒能完成原先的計畫。」她說。 警方接近的同時,羅伯用塑膠繩綁住女孩的手腳,要脅騎警後退。當時他們正準備強行攻堅,卻展開了槍戰。一名倖存的女孩供稱,羅伯叫女孩趴在地上。其中一個孩子建議其他人一起禱告。對此羅伯表示:「我不相信禱告,妳還不如祈禱我停止我接下來想做的事情。」於是女孩回應:「如果你打算射殺我們,那就先從我開始。」羅伯照做了,然後朝其他女孩開槍,射殺了五個、重傷六個,最後舉槍自盡。 賓夕法尼亞州警相信羅伯不是對門諾教徒有敵意,而是校舍提供了容易接近年輕女童的管道。在血案發生前,羅伯打電話向妻子坦承自己十一歲時,曾猥褻兩個年輕女孩,雖然兩個女孩從未承認受辱。遺書中,羅伯寫下自己又開始幻想猥褻女孩。州警長傑佛瑞˙米勒(Jeffrey Miller)聲明羅伯在大開殺戒前,曾和妻子談到自己不得不為一件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雪恨。此事,加上羅伯女兒的死,似乎將他的精神逼至崩潰。倖存者說羅伯告訴其他女孩:「我很氣上帝,所以我必須懲罰一些基督教的女孩來回報祂。我要拿妳們來補償我女兒。」 「我們知道殺人犯死在教室裡面。」鮑倫哲說,她是現場率先回應媒體的一員。「我們進入校舍,而事發的教室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這位年近四十的女性表現得明快而嚴肅。她以為自己在工作上早已見過各種場面,卻沒有料到這種景象。她的聲音在形容命案現場時變得沙啞。「整間教室沒有一張桌椅沒濺到血或玻璃。我看到一個死去的女孩倒在教室右方,而犯人倒在左方,二人都浸在自己的血泊中。到處都是彈痕和血跡。犯人不是朝頭部射擊,讓她們一槍斃命,我們之後在一個女孩身上發現二十個彈孔。不過當時、等待醫療團隊時,我拚命轉移注意力不要去看屍體,努力尋找一塊沒有染血的地墊。我看到教師桌上的鮮花後,就一直盯著不放。教室外的運動場內,似乎有人叫了好幾輛救護車,然後把車子倒過來,甩出所有醫療用品。現場明明很多人,卻異常安靜,只聽見等著將受傷學生送往醫院而盤旋在空中的直升機運轉聲,和一群站在路旁啜泣的門諾男女老幼。」 雖然遭逢這場改變眾多生命的事件,門諾人並未出言批評或譴責,反而立刻宣布他們已原諒兇手。原諒是門諾教的信仰中心,他們真心想活出這節主禱文:「免我們所欠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他們深信:「只要原諒,就能得到赦免。反之,則不被上帝原諒。」當天下午有人聽見死去女童的父親說:「他(羅伯)有母親、妻子和靈魂,而現在他正站在公義的主跟前。」 血案的數個小時後,門諾社區的成員前去見羅伯的妻子瑪麗、和她的家人,包括她的雙親和公婆,表達哀悼之情並提出原諒。在帶食物拜訪瑪麗家的人群中,有葛楚˙漢汀頓(Gertrude Huntington),一個助產士,同時是門諾文化的專家,多位遭到殺害的女孩都是她接生的。「他們(門諾教徒)知道這些無辜的孩子會上天堂,而他們死後會加入這些女孩。這傷痛雖然龐大,但他們不會用憎恨來平衡傷痛。」 當地牧師羅伯˙憲克(Robert Schenck)告訴CNN,他目睹死去女童的祖父如何教導年幼子孫不要恨羅伯殺了他的孫女。「那名祖父教育男孩時,我們正站在十三歲小女孩的屍首旁。他告訴孩子們:『我們絕不能恨這男人。』那是我服侍基督二十五年來見過最感人的一幕。」 電視晚間新聞中,主播馬特˙勞爾(Matt Lauer)、凱蒂˙庫里克(Katie Couric)、布萊恩˙威廉斯(Brian Williams)和其他來賓在孩子下葬時,對這群門諾人表示敬畏:「數十輛馬車載著送葬者前往山丘上舉辦的簡單葬禮,五個遇害的女孩中有四人被送往這裡安葬……諷刺的是,途中他們會經過查爾斯˙羅伯的住家,那個殺害他們還傷了其他六人的司機……這是一次有關尊嚴、原諒、驚人的意志和堅定信仰的教誨……我們多數人都對兇手感到怒不可遏……這個難以想像的惡行,竟換來不可思議的反應……門諾教徒不主張報復,反而宣揚截然不同的行動:原諒。」 門諾教徒的寬容感動全國。命案後不到一個禮拜,成千上萬的媒體瘋狂報導他們在如此殘酷的殺戮下仍可原諒的能力。這故事傳遍全球--到了德國、日本、英國、法國,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同於我們平時所見那些一天兩天的新聞爆點,這報導持續了好幾個月。」長期觀察門諾教徒的研究員--比爾˙麥克雷(Bill McClay)表示。「這事在美國和國際間投下了震撼彈。人們為此著了魔。可是為什麼?也許是因為這事讓我們對原諒文化上的疑惑浮出檯面,某個我們幾乎在任何方面皆視為良善的美德,在此以最無私和犧牲奉獻的模樣呈現,純粹得近乎不合人性,而且嚴重挑戰我們對原諒的認知。」 來自世界各地的捐款湧入,想要幫助這些家庭。門諾人成立了鎳礦區基金會,將一部分的資金撥給羅伯的家人,確保他們受到照顧。 命案的幾天後,羅伯被埋在距離校舍一里的一座小墓園內。參加喪禮的人多半是門諾教徒,包括那些剛埋葬自己女兒的家屬。葬禮過後,他們擁抱羅伯的妻子和雙親。瑪麗˙羅伯之後寄了封信給她的門諾鄰居,答謝他們的仁慈。她在信中寫道:「你們給我們一家人的愛提供我們亟需的安慰。你們的禮物以一種言語無法形容的方式,深深感動我們的心。你們的憐憫不僅影響到我們一家人、社區,還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為此誠摯地感謝你們。」 原諒即時發揮了作用,然而,原諒不代表遺忘,這些行動不會減緩損害、或加速內心的痊癒。門諾社區仍然需要面對他們的傷痛並找到舒緩的方式。「我見過藉著把憂傷拋諸於腦後、假裝事情從未發生過來抑制傷痛的人,結果只是延後處理自己的情緒。」生長於門諾社區的安˙貝樂(Anne Beiler)表示。「我和其中一些女性取得聯繫,因為我們擔心這些母親或許只是將自身情感掃至地毯下,然後表現得若無其事。但其實她們有非常強而有力的網絡來支持她們,在那裡她們可以暢談自身的感受。其中一位母親有個不怎麼好過的一天,她尖聲說:『我想把那男人拖出墳墓,然後不斷開槍射擊他!』她們很真誠面對自身的情感,說出她們的憤恨、挫折,還有她們如何想念自己的孩子。」 家庭諮商師瓊納斯˙貝樂(Jonas Beiler)也認同:「我很高興人們表達出自己對復仇的需求,因為這是整件事非常關鍵的一步。上帝不希望我們動手報復,為自己惹上更大的麻煩,不過有的時候,渴望報復的想法會為我們帶來一絲助力,幫助我們度過傷痛。」 門諾社區的部分成員則向治療師求助。「我接到電話詢問可否聯繫羅伯先生的妻子,以幫助這些家庭原諒他們並把一切放下。」布拉德˙奧曲區(Brad Aldrich)、當地的悲傷輔導員說。三十出頭的他是個生性害羞的男士,說話總是輕輕柔柔,相當保護自己的鄰居,不願侵犯他們的隱私。「事發的兩個星期後,我們在消防署會面。十名家屬代表全數出席。老實說,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是什麼情況,在會面前我一直很緊張。然後其中一名十四天前才失去女兒的父親起身、眼眶泛淚言語誠摯地對羅伯家人說:『我在今天之前沒有那個榮幸認識你們,但是我希望以這作為我們兩家情誼的開端。歡迎你們隨時造訪我家。』」 協調人員也安排這些家屬與州警的會面。「我不確定會有多少人出席,可最後十個相關的家族、參與了事件當天的警察,還有救護車及直升機駕駛,能擠得進消防署的人全出席了。」與會者包括瓊納斯˙貝樂,他在傳統保守派的門諾家庭長大但後來離開當地,因為熱愛摩托車以及追求六?年代的解放,不過他仍和社區保持緊密的連結。「他們彼此說出當天所見情景以及經歷。所有人都說那是他們參與過最具力量的會議。如果會面的氣氛充滿憤怒和芥蒂,那麼有些律師會要求當事人不可以和這個或那個人交談。可是裡面的氣氛完全不是那樣。沒有爭訟、官司,也沒有人責怪任何人沒盡好自己的責任。我也聽說查爾斯˙羅伯的母親多次探訪仍在植物人狀態的孩子。她雙手抱著那個小女孩說:能這麼做令她十分寬慰。」 威廉˙麥克雷(William McClay)解釋門諾教對原諒的概念:「這事完全取決於他們對這世界的宏觀。鎳礦區的門諾人立刻將這次屠殺視為『如果我們不原諒,就進不了天堂』的條件。原諒是進入來世的道德保證,如果他們不原諒其他人,那麼他們自身的罪也不被保障。再者,門諾人認為自己活在毫無道理的世界。相較之下,人們對維吉尼亞大學槍擊案的反應是詢問:我們可以如何改變槍砲條例、增進大學內的諮詢管道、或建立一套警報系統?門諾社區的談話中完全沒有類似的討論。他們的反應是:這種事本來就會發生、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唯一需要的是信心,並且遵循指示。若非有如此超然的信仰系統,我不認為他們可以原諒這場屠殺。那是構成他們現實的要素,就和地心引力一樣真實。」 在羅馬天主教神父羅倫佐˙亞伯山提閣下看來,這樣的原諒相當驚人。「出自對上帝的順從, 門諾教徒無條件的原諒令人讚嘆,驚異,也著實令人不解,著實是群激進的異類。而當一個人真的試著依靠上帝、基督、大蜥蜴(無論你怎麼稱呼祂)而活,當祂和日常生活交織在一起,讓另一個世界的事物進入這個世界實在是件驚奇的事。如此極端無條件的原諒,就基督教來說是完全榮耀恩典的象徵。」 許多人認為門諾的原諒是很了不起的,是一種潛在的改造力量。「門諾社區原諒兇手,他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蘇珊˙柯林馬克斯(Susan Collin Marks)說。她是「尋找共通點」(Search for Common Ground)這個非營利組織的資深副總。「這起事件斬除所有對何時及如何原諒的討論,也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顯得微不足道。這故事擴散至各地,因為它太不尋常。這些人以一種我們無法想像的方式,在心中找到原諒的力量。他們做的事情完全違反人性和常理,向人們投下一記震撼彈:如果他們可以原諒謀殺親生骨肉的兇手,那我們可以原諒生命中的何種事物呢?這事給了我們機會創造更寬容、更有愛的世界。」 然而,如此立即而寬容的原諒也碰上了懷疑論,有些人不僅懷疑其真實性,也質疑此事是否恰當。「你無法想像這有多麼可怕,它是所有家長、丈夫、情人,乃至朋友的夢魘。」亞伯山提閣下說。「可是門諾的原諒不只是說說而已。他們立刻找上兇手的妻子,並且在那震驚、失落的時刻擁抱她、陪伴她,因為她事先並不知情。他們沒有因為她應該早點察覺而控訴她。他們擁抱她、成為她的朋友。可是,」他停了一下。「這樣的原諒到頭來也可能是危險的,不合乎人性,受害者似乎顯得無關緊要了。這樣的原諒不是因為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關係改變而發生,而純粹基於受害者遵循超然的意志力。那很高尚、美好,但它帶給我的恐懼比它給我的鼓勵多,因為這不是來自於人類的經驗。原諒(如果達成)必須是真實的。這不是只要遵從超然的力量就可以解決的,還得面對已發生的事實。門諾人有屬於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但那絕不是我想要擁有的--一種盲從的關係。」 保守派評論員傑夫˙雅各在替波士頓環球報寫完題名為〈不當的原諒〉(Undeserved Forgiveness)的鎳礦區槍案相關報導後,基督徒的電子郵件和信件便蜂擁而至,有些人十分氣憤。「他們寫信說我不瞭解這是基督徒應做的事情,神就是愛,而我們必須愛每一個人。我會回信給其中一些人說:『你這是要告訴我神平等地愛著查理斯˙羅伯、這次案件的兇手,和那些吃了二十幾顆子彈的女孩嗎?你真的想要我相信你崇拜的神、你口中愛的化身平等地愛著雙方?』然後他們多數會回信告訴我:『沒錯,那正是我的意思。』」 雅各很快表示自己尊敬門諾社區的信仰和價值觀,也對他形容為「可怕和預謀的血腥暴行」深表同情,但他仍然無法信服。這三十多歲的學者小心翼翼地繼續這,顯然對他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我景仰他們即使處於如此心碎的情況下,仍盡全力不辜負他們對基督理念,實現新約聖經中的訓誡--用良善回報邪惡、為他們的敵人禱告,並轉過臉 (譯注: turn the other cheek:語出馬太福音第五章第三十九節:「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在某種層面我很欽佩他們的做法,但就另一個層面來說,那真的叫我不寒而慄。我信上帝,但我不相信一個無法分辨殺人者和受害者的上帝、一個無法分辨希特勒和死在毒氣室的孩童的神。上帝總是站在受害者這一邊。我不會想要住在一個當孩子被殺害時,還沒人生氣的世界。我不認為那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而且我對人能立即原諒--甚至於最恐怖和邪惡的行為,感到相當困擾。世上有多少人真的願意活在一個孩子受到殘害卻無人憤怒的世界?甚至總是立即原諒最殘忍和邪惡的行為?我相信憎恨有時是正確的,原諒也不該一昧地付出。我深信有些時候人不該原諒、應該保有憤怒,憤怒有時是文明進展的推手。 門諾教徒的信仰顯然跳脫多數人的日常經驗。像他們的生活和信仰需要相當堅定的承諾,一如猶太祭司厄溫˙庫拉(Irwin Kula)所強調:「練習」在庫拉祭司、一個以問題辛辣聞名的宗教領袖來看,門諾教徒是「當代精神鍛鍊的能手。他們不會坐待培養原諒能力的悲劇發生,而是在日常中練習,每天與瑣碎的不滿和隨之而來的原諒奮戰,紮實且循序漸進。你想想鎳礦區發揮了多嚴厲的精神紀律來堅守立場。這是否犧牲了重要的心靈?在外人來看確實是如此,但實際情況只有他們知道。」 任職於賓夕法尼亞州格蘭塞姆(Grantham)鎮的彌賽亞大學的大衛˙韋弗哲屈(David Weaver-Zercher)(Messiah College),是聖經和宗教研究的第一把交椅,他相信「臣服」這個詞的定義。「一旦選擇成為門諾人,你便同意放棄許多事物:個人慾望甚至情感時常得為公眾犧牲。你放棄車子、放棄選擇衣著的權力、放棄接受更高等教育的可能。同樣的,原諒也與放棄相關。先是放棄個人報復的權力,最後放棄為人自然的情感--憤怒。」他停了一下。「然而,我認為這在門諾的生活、或任何像門諾教徒這樣高度重視原諒的社群中潛藏著危機。在那裡,人們被迫感受某種他們不知該如何全然領略的領域。」 瑞˙金莒瑞、東部門諾大學(Eastern Mennonite College)的神學教授也認同。他對門諾的世界有著個人的見解,因為在離開家鄉成為大學教授前,他生長在門諾社區。他的門諾家庭花了好幾年才接受他離開的選擇,而金莒瑞拋諸於身後的世界依然在他身上留下痕跡,例如他的鬍子和對道德議題的異樣關懷。「雖然我已經離開門諾教,卻還是保留了許多來自門諾文化的事物,我對這起發生在鎳礦區的恐怖攻擊事件的第一個直覺反應是,敬佩他們能說『原諒』尤其見到此事發生在全美處於戰爭、要脅要向飛撞世貿大樓民族討回公道時,更顯獨特。我看到我們(美國)對九一一的反應,有太多人對此忿忿不平,反而製造出更多敵人。反觀門諾社區,他們的原諒沒有經過談判,甚至沒有太多雜音。彷彿門諾的人格和社群擁有超脫世俗的力量,能跨越親生孩子的死亡、能超越這重大的悲劇,然後簡單地說出:「我們原諒」。相較於以眼還眼,他們以德報怨,承擔了惡業並提供原諒。而那麼做具有宗教性的、靈性的,乃至於或超然性的價值。原諒最真切的型態常被視為軟弱、任人搓圓捏扁,但其實不然,這才是轉變真正的力量。他們將痛苦折磨轉化成正面的事物。傷害和謀殺的負面被拿開、重新加工後,從中找出正面積極的意義。 「但我不得不回到這事的另一面。」在對門諾教徒超越恐懼深表敬佩的同時,金莒瑞亦質疑在此事上,個人的真心對上宗教教條的服從究竟孰重孰輕。「每次我聽見門諾教徒說:『原諒那些愧對你的人,如果你不原諒,天父也不會原諒你』時,我實在很想問:如果我照做只是為了獲得救贖,這樣的原諒真有意義嗎?也許有。我不想太過嚴苛,但這似乎只注重規矩繩墨。彷彿這原諒不是出自內心,而是出自宗教的要求。」 亞伯山提閣下附和這樣的疑慮,門諾教徒所承諾無條件的原諒究竟出自真實的體驗,還是出自盲目的宗教信仰、一個從長遠來看可能具有毀滅性的盲從。「原諒不是在惡行後立即出現。事實上,早在個人從原諒他人的方式中累積經驗前,原諒就已經存在了,因為那基於盲從。以門諾教的情況來說,是對天父的教誨、耶穌禱文的盲從,所以你決定原諒。如果沒發生什麼太糟糕的事情,這樣的態度或許可以相當平和,因為無論如何你都有辦法原諒。可是一旦發生了真正的惡事--譬如當有人殺了你的孩子--接著呢?當門諾人說他們已原諒兇手,然後盡可能完善照顧他的妻子時,我相信他們。但我想問的是: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你們的憤怒跑哪去了?」亞伯山提閣下很難理解。「你們痛失親人的憂傷跑哪去了?你們對時間倒流的渴望呢?遺憾呢……但願這、但願那的想法呢?你們對所愛之人消失的恐懼呢?你們和那人的關係原本是你們生命的一部分,而現在那一部分的你被奪走、缺了一塊。對信仰的盲從可以滿足這些需求嗎?我不這麼認為。你們只能靠壓抑來處理這些情緒,我覺得這其實是對自己施暴。」 麥克雷教授身為父親的經驗,讓他更存疑慮。「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寬宏大量,他們竟然願意原諒死去的兇手、用愛和憐憫來對待他的家人,不渴望復仇或索賠。可是同時,身為一個父親,我簡直嚇壞了。當有人錯待孩子時,作父親的天性總會我的內心浮現暴虐之情--假如事情發生在我身上的話。我甚至懷疑自己會願意讓事情走上法庭程序。我無法想像自己放下這些情緒,而且我不確定我會尊敬如此徹底放下憤怒的朋友。拋下那些情緒,根本就像搭上一台直達頂樓原諒的電梯,在我看來簡直不人道。」 遠在南非,一個經歷多年殘忍的種族隔離政策的國家,這事件震驚了部分的國民。龐拉˙格巴多˙曼帝奇拉,知名的心理學家、南非真相調解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也提出類似的疑問:「我擔心那些人心理深層的情緒並未獲得抒解。我不是批判原諒的行為不恰當或不道德,當然不是。南非真相調解委員會的創建就是期待即使在可怕、似乎不可原諒的行為後,仍有和解的可能。但是我以我心理學的專業來思考此事。這些父母正活在強烈的痛苦中,可是遠在他們感受到這痛苦之前,這情緒就已被壓抑下來。通往原諒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旅程,要求人們與那痛苦共存。此外--現在我是以信徒的角度說話--那麼迅速的原諒,幾乎僭越神的力量,將我們投射在神的形象中,所以不允許人類的軟弱掌控我們。但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從神的榮光獲得力量,讓我們可以從痛苦中昇華,再進行原諒。」 「究竟是什麼讓人可以忍受『自殘』,或……」瑞˙金莒瑞如此形容:「這不給人時間排解痛苦的原諒?」對瑞來說,答案是門諾生活中的社會價值。「門諾教徒可以辦到是因為他們不會是單獨面對,當面臨難挨的日子、當伙伴不再來訪、當朋友不再敲你家門問候:『你今天好嗎?』的時候,門諾教徒會說他們有上帝陪伴。可是從我的觀察發現,他們擁有彼此。他們擁有支持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以及永遠圍繞著他們的社會。」瑞有些感傷、甚至有些嚮往這個他已離開的世界地做出總結:「但沒有這個環境的人又該怎麼辦?那些人該何去何從?他們要到哪避難?在那些不信神的人之間,原諒要從哪裡生根發芽?」 每個宗教都有其特有的觀點和信仰,很多宗教的觀點和門諾教所支持無條件的寬容有著很大的不同。「據我所知,好比說猶太人的反應是不會那麼快原諒,也不會那麼快到處散播愛。」傑夫˙雅各相信猶 太教教導人們有時緊抓著憤怒不放是合宜的,而且原諒必須靠爭取而來。「沒有悔改就沒有原諒。而且悔改也不是說一句『如果我曾冒犯任何人,那我深感抱歉』這種像政客落人口實後常說的話就算。悔改代表你明白自己做了錯事,你很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並發誓不會再犯,然後盡你所能的補償、盡你所能再次誠心地向你錯待的對象道歉。基於這原因,我認為殺人,根據定義,是無法原諒的,不論是在鎳礦區或其他當場第一個反應是說「原諒」的案件。你沒有權力原諒,因為你不是被殺死的人,而那個被殺的人已經不在世上。因此沒有人有那樣的權力。 在雅各來看,猶太教和基督教間還有一點關鍵性的不同。那或許是受過基督徒批判的猶太人的痛處,好像猶太人對討回公道的堅持比不上無條件原諒的榮光。他若有所思地說:「也許這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世界觀之間最大的分歧。鎳礦區的可怕事件確實直闖雙方在原諒和邪惡這難解議題上的拉鋸核心。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相信原諒,但是我懷疑我們可以以這為前提擁有健全發展的社會。的確,我發現自己不斷思考門諾教徒怎麼能夠只用這種方式生活?因為路上幾里外的警局分派了不是門諾教徒的警員,他們不會那麼快原諒犯錯的兇手。像他們(警員)這樣比較容易生存,尤其當你受到更大的社會保護,而那個社會不像門諾教徒那樣生活。」 還有些已經離開這社群的門諾成員,他們苦澀地談到自己曾遭受「不被原諒」的待遇。有些人受到家人避不見面也有數年了。他們不禁疑惑原諒謀殺他們孩子的陌生人為何對門諾教徒來說,都比原諒只是選擇離開的親人來得容易?有趣的是,有報導表示他們也發現這明顯的矛盾。據珍妮絲˙鮑倫哲所述:「在這次血案後,有些家庭確實開始聯繫自己的孩子、試著修復裂痕。這件事讓聲稱寬容的他們重新審視原諒的深度。」 不過門諾教徒對無條件原諒的瞭解,確實反映在他們原諒肇事者但不原諒罪行的能力上。一名門諾女子表示:「在看到小女孩的屍體時,我真的很憤怒,但憤怒是針對惡行,不是兇手。」這樣的態度似乎立即接納已發生的恐怖事件,同時也將兇手行為視為無知。同樣的,這也給了門諾教徒力量去原諒無知的兇手。 「我知道就算第一天若沒有一個門諾教徒在羅伯家給予原諒,在第二天結束前也一定會有人表示。」瓊納斯˙貝樂說。門諾教徒選擇用立即原諒來處理這樣的情形。「雖然我們很難瞭解他們怎麼能這麼快原諒,不過那是因為原諒與他們的文化密不可分。他們相信查爾斯˙羅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算你到他們面前拿出足以服人的證據,告訴他們兇手如何策劃密謀,都無所謂。他們就是不信兇手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而且在某個程度上,他們是對的,因為一個心地善良、神智清醒的男人是不會那樣思考或行動的。」 門諾的原諒暗示沒有它我們可能會被困在苦澀當中、情緒性地困在我們被錯待的故事裡。他們的做法(無論你認同或不認同)似乎引領他們至心平氣和的境界,就像某些受害者的父母所聲稱。或者如同某些心理學者相信:原諒過早會扼殺痊癒的過程。「但是,」麥克雷教授提醒我們。「重要的是記住門諾教對原諒的理解凌駕我們這時代的治療手段。原諒與今生的痛快完全無關,也與要求受到原諒的一方改善行為無關。這如果發生了,也只是美妙的附加價值和裝飾。更確切的說,原諒其實在於人通往來世的準備、在神的面前展現純潔的自己,換句話說,與此相形之下人對公平正義的在意便顯得微不足道。」 十月十二日的深夜,槍擊案過後近二個禮拜,門諾社區拆除了該棟校舍。太陽還沒升起前,已絲毫不見校舍的痕跡。一棟新校舍就建在舊校舍的不遠處,只是這一次更接近他們的住家。 「參與心理輔導的小男孩一組三、四個人,年齡約八到九歲。」鮑倫哲回憶。「就在門諾人拆除舊校舍後沒幾天。我相信孩子們竊竊私語所說的話,直指複雜和矛盾的核心。我聽見其中一個男孩對另一個說:『他們可以拆除我們的學校,也可以奪走我們的學校,但他們無法奪走我們的回憶。』另一個回他:『噓,你不應該那樣說話。你知道我們應該要原諒。』」
原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d15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